发布日期:2001年1月11日
1/21/2003 13:39:23
署税[2001]138号
广东分署,各直属海关:
现将《自行车车胎加工贸易单耗标准(HDB/SH002--2000)》印发你们,自2001年4月1日起实施。海关《核销手册》中相应的单耗标准同时予以废止。本标准实施后,各地外经贸管理部门应严格按照本标准审批加工贸易合同(包括结转深加工),各地海关应严格按照本标准进行备案、核销。2001年4月1日以前仍按原标准审批、备案、核销加工贸易合同。
请遵照执行。
附件:《自行车车胎加工贸易单耗标准(HDB/SH002--2000)》
海关总署
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
二○○一年一月十一日
HDB/SH002--2000
自行车车胎加工贸易单耗标准
(商品编号 40115000、40132000) ----(天然橡胶部分)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以烟片胶、风干胶片、皱片胶、颗粒胶和标准胶等以顺式-1,4-聚异戊二烯为主要组成部分的进口固体天然橡胶(商品编号:40012100、40012200、40012900)为主要原料之一制成的充气橡胶自行车车胎(外胎、商品编号:40115000);内胎、商品编号:40132000)的加工贸易单耗标准。
本标准适用于海关和外经贸管理部门对从事自行车车胎生产的加工贸易企业进行天然橡胶的加工贸易单耗备案、审批和核销管理。
2.定义:
本标准采用以下定义:
2.1单耗:指在正常生产条件下,加工一条自行车车胎所耗用天然橡胶的质量。
2.2工艺损耗率(%):
指在自行车胎正常制造过程中,因生产工艺所必需,但不能物化在自行车车胎成品质量上的天然橡胶耗用量占车胎质量的百分比。
2.3天然橡胶含胶率(%):
指自行车车胎成品中天然橡胶的质量占自行车外胎(内胎)质量的百分比。
3.单耗标准:
3.1原材料品质要求;
原材料品质符合GB8081-1999、GB8089-87国家标准的要求。
3.2成品品质要求:
成品品质符合GB/T 1702、1703-1997《力车轮胎》、《力车内胎》国家标准的要求。
3.3天然橡胶含胶率和天然橡胶工艺损耗率成品名称成品单位商品编号成品规格原料单位商品编号原料规格含胶率(%)≤工艺损耗率(%)自行车车胎外胎千克40115000不限千克40012100
40012200 40012900不限528 自行车车胎内胎千克40132000不限千克40012100 40012200 40012900不限568
3.4天然橡胶单耗
对于原料和成品质量符合本标准规定的,单耗标准按下列公式计算;
自行车车胎外胎(或内胎)=单位车胎质量(kg)X车胎含胶率(%)X[1+工艺损耗率(%)] 耗用天然橡胶的质量(kg)
HDB/SH002--2000
自行车车胎加工贸易单耗标准编制说明
1.任务来源
为加强加工贸易单耗管理,规范和完善海关和外经贸管理部门对单耗审批、备案、核销,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对加工贸易管理的政策措施,打击伪报单耗的不法行为,促进加工贸易的健康发展,根据加工贸易单耗标准制定工作联络小组工作计划,制定自行车车胎加工贸易单耗标准。
本标准由海关总署关税征管司委托杭州海关负责起草制定。由海关总署关税征管司、国家经贸委经运司和国家石油化学工业局组织中国橡胶工业协会力车胎分会及相关企业的工艺、技术专家和有关海关加工贸易保税专业技术人员进行审定。
2.制定单耗标准的原则
单耗标准的制定原则是以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或该类加工企业平均生产水平为基础,贯彻国家有关产业和外贸政策,符合我国加工贸易生产实际,有利于加工贸易企业技术进步和公平竞争,便于海关有效监管和相关单耗数据信息的使用和维护。
3.编制过程
自1997年以来,我国年均出口自行车外胎15270万条、内胎17100万条,约占全国自行车车胎产量的50%-60%。天然橡胶用量逐年增加,成为海关加工贸易监管的重点商品。
4.技术论证及适用范围
4.1适用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以天然橡胶为主要原料生产的自行车车胎(包括外胎和内胎),不包括管赛车轮胎和非充气轮胎。
4.2成品和主要原料的商品知识
4.2.1原材料
自行车车胎用的原材料主要由聚合物(生胶)、补强和填充剂(炭黑等)、硫化剂和硫化助剂、防老化助剂和加工助剂以及骨架材料(帘布和钢丝)等组成。
聚合物品种主要是天然橡胶(NR)和丁苯橡胶(SBR)、顺丁橡胶(BR)及丁基橡胶(IIR)等合成橡胶。
补强剂主要起提高胶料加工性能、提高胎面强力和耐磨性能的作用,主要品种包括中超耐磨、高耐磨、半补强和通用炭黑等。填充剂主要是起改善胶料加工性能、降低生产成本的作用,常用的品种有碳酸钙、陶土等。
硫化剂和硫化助剂、防老化助剂和加工助剂等化学品是轮胎配方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分别作用于轮胎胶料的加工、硫化和使用的过程中。
自行车车胎的骨架材料由帘布和钢丝组成。帘布以尼龙6或尼龙66为主,其强力高低与车胎承载负荷有直接的联系,是车胎的主要骨架材料。钢丝主要是起支撑骨架并与轮辋吻合等作用。
4.2.2成品
车胎的路面特性是决定自行车运动性能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影响自行车车胎路面特性的主要因素有:车胎的结构、尺寸、材质、胎冠的造型等。自行车车胎以充气天然橡胶车胎为最常见。
其中:
(1)软边(BE)胎的表示方法如:28 X 1 1/2;
(2)直边(SS)胎的表示方法如:37-590(26X1 3/8);
(3)沟边(HB)胎的表示方法如: 24 X1.75。
具体表示方法如下 :
4.3.2自行车内胎生产工艺流程
在自行车内胎的制造过程中,以下工序存在天然橡胶的工艺损耗:
供胶、塑炼、混炼、滤胶、压出、胶皮冲型、垫片粘合、成型、硫化、其它成品检验、抽验用胎,合计损耗率为8.0%。 自行车内胎生产工艺流程图如下:
4.4标准执行示例:
[例]生产一个 28X1 1/2自行车外胎的单耗为:
1.2kg X 52%X(1+8%)=0.674kg 序号成品名称成品单位商品编号成品规格成品含胶率%单位成品重量(千克)原料名称原料单位单耗标准损耗率%
1外胎条4011500028X1 1/2521.2天然橡胶千克0.6748 2内胎560.30.1818 3外胎26X2.125521.00.5628
4内胎560.330.2008 5外胎26X1 3/8 37-590520.900.5058 6内胎560.240.1458 7外胎24X1.75520.700.3938
8内胎560.260.1578
4.5标准的执行原则
本标准中天然橡胶含胶率为标准上限,一般情况下不允许超过此限定标准。海关和外经贸管理部门应要求加工贸易企业申报自行车车胎的重量并根据自行车车胎的实际含胶量对自行车车胎加工贸易进行审批、备案、核销。
本标准自实施之日起替代海关《核销手册》中的自行车车胎加工贸易天然橡胶单耗标准。
5.参考标准
国家标准 GB8081---1999、GB8089-87
国家标准 GB/T 1702、1703---1997《力车轮胎》、《力车内胎》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UDC 678.4.032 天然生胶 烟胶片 GB 8089-87 Raw natural rubber-Smoked
sheets
1.适用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天然胶乳经加酸凝固、压片、熏烟干燥而制成的胶片。烟胶片胶包中不允许有胶块、分级剪下的不合格的碎胶、撇泡胶、弱胶、烧焦胶、夹生胶、返生胶、无花纹的胶片和其他杂胶。
本标准不适用于全部或部分胶清制成的胶片。
2.技术要求
2.1 一级烟胶片(NO.1 RSS)
每个胶包在包装时必须无霉,但允许在交货时发现包皮上或者在包皮与胶包表面连接处有极轻微的干霉痕迹,但未透入到胶包内部。
不允许有氧化斑点或条痕、弱胶、过热胶、熏烟不透胶、熏烟过度胶、不透明和烧焦胶片。
所交货物必须是干燥、清洁、强韧、坚实的橡胶,而且没有缺陷、树脂状物质(胶锈)、火泡、砂砾、污秽包装和任何其他外来物质。但允许有实物标准样本所示程度的轻微分散的屑点和分散的针头大小的小气泡。
2.2 二级烟胶片(NO.2 RSS)
允许在交货时发现有轻微的胶锈,以及在包皮上、胶包表面和内部胶片有少量的干霉。如胶包上出现有显著程度的胶锈或干霉者,不允许超过抽取大样胶包数的5%。
允许有实物标准样本所示程度的针头大小的小气泡和微小的树皮屑点。不允许有氧化斑点或条痕、弱胶、过热胶、熏烟不透胶、熏烟过度胶、不透明和烧焦胶片。所交货物必须是干燥、清洁、强韧、坚实的橡胶,而且没有缺陷、火泡、砂砾、污秽包装和上述规定允许之外的其他任何外来物质。
2. 3 三级烟胶片(NO.3 RSS)
允许在交货时发现有轻微的胶锈,以及在包皮上、胶包表面和内部胶片有少量的干霉。如胶包上出现有明显程度的胶锈或干霉者,不允许超过抽取大样胶包数的10%。
允许有实物标准样本所示程度的轻微色泽深浅的差异、小气泡和小树皮屑点。
不允许有氧化斑点或条痕、弱胶、过热胶、熏烟不透胶、熏烟过度胶、不透明和烧焦胶片。
所交货物必须是干燥、强韧的橡胶,而且没有缺陷、火泡、砂砾、污秽包装和上述规定允许之外的其他外来物质。
2.4 四级烟胶片(No.4 RSS)
允许在交货时发现有轻微的胶锈,以及在包皮上、胶包表面和内部胶片有少量的干霉。如胶包上出现有显著程度的胶锈或干霉者,不允许超过抽取大样胶包数的20%。
允许有实物标准样本所示程度的数量和大小的中等树皮颗粒、气泡、半透明的斑点、轻度发粘和轻度的熏烟过度橡胶。
不允许有氧化斑点或条痕、弱胶、过热胶、熏烟不透胶、熏烟过度胶(超过实物标准样本所示程度)和烧焦胶片。
所交货物必须是干燥、坚实的橡胶,而且没有缺陷、火泡、砂砾、污秽包装和上述规定允许之外的其他外来物质。
2.5 五级烟胶片(No.5 RSS)
允许在交货时发现有轻微的胶锈,以及在包皮上、胶包表面和内部胶片有少量的干霉,如胶包上出现有显著程度的胶锈或干霉者,不允许超过抽取大样胶包数的30%。
允许有实物标准样本所示程度的数量和大小的大树皮颗粒、气泡和小火泡、斑点、熏烟过度胶和缺陷。允许有轻度的熏烟不透胶。
不允许有氧化斑点或条痕、弱胶、过热胶和烧焦胶片。
所交货物必须是干燥、坚实的橡胶,而且没有火泡、砂砾、污秽包装和上述规定允许之外的其他外来物质。
3.检验现则
3.1 抽样方法
将标志有同批货号的胶包接等级分别堆放。以同等级的胶包总数的5%进行随机抽取大样胶包。
不得故意挑选比较好的或比较差的胶包。将抽取出的大样胶包整齐排列,以20包为1单元,并将每1单元的胶片顺序编号。检验时从每1单元抽取小样胶包1包。抽样人一经决定抽取小样胶包的编号时,每单元一律按该编号抽取胶包。每批大样胶包尾数不足20包时,也抽取小样胶包1包。
将抽取出的小样胶包放在铺有清洁的塑料薄膜或帆布的地面上,打开胶包,从每包中随机抽取八张胶片,放置在原胶包上备验。
可以用刀切开胶包取样,如遇气温很低,胶包变硬时,允许将胶包置于暖房加温,但温度不得超过60℃。
3.2 检验方法
所交货物的质量与产品标志的等级是否相符,只有通过外观检验予以确定。
检验时,必须以实物标准样本册中的单张胶片和从小样胶包内部剥出的单张胶片的外观,结合技术要求的文字规定,进行相互比较。如果小样胶包无法剥出单张胶片,在不存在变色现象的情况下,应予以考虑橡胶在压紧后具有较深的色泽。
检验时,应有明亮的光源,以便透视胶片内部的缺陷。
检验人员在小样胶包每包随机抽取出的8张胶片中,选取1片外现质量中等的胶片,代表8片的平均质量作为评级胶片。在确定平均质量的8片中允许有1片低一个级别的胶片,但如有低两个级别的胶片则取该片作为评级胶片。
然后,检验人员逐片衡量评级胶片,评定等级。
降级处理的评级胶片应当妥善保存,并附上检验结果和说明,供有关方面进行复验。
3.3 检验结果的评定
以每张评级胶片代表20包的数字计算该批货号的胶包中符合各等级的包数,作为检验结果。
4 包装、涂包和标志
4.1 包装规格
4.1.1 每个胶包连包皮胶净重为50kg。胶包长为60±2cm,宽为40±2cm,高为30±2cm。
4.1.2 胶片在加压打包时,允许在打包箱上下四周撒少量滑石粉,以便加压后的胶包能顺利脱离打包箱。
4.1.3 每个胶包的各个面和角,必须使用同种类、同级别或较高质量的胶片作包皮进行裹包。如果包皮有洞孔,要使用双层包皮。禁止在包皮内外捆绑金属带、金属线或非金属绳索。
A.13 清洁(Clean)
根据外观分级鉴定与一、二级烟胶片实物标准样本比较,杂质量不超过样本所示的程度。
A.14 强韧的橡胶(Strong rubber)
具有抗变形和抗拉伸性能的橡胶。
A.15 坚实的橡胶(Firm rubber)
根据外观鉴定,与弱胶的状态大不相同,是均匀、强韧和结实的橡胶。
A.16 缺陷(Blemishes)
除在压片时辊压损伤外,在分级时不允许有任何缺点、斑点或损伤的胶片。
A.17 树脂状物质(胶锈)
烟胶片表面覆盖一层由于细菌分解橡胶中的非胶组分而形成带有褐色如铁锈状的物质。
A.18 火泡(Blister)
在制胶过程中,由于橡胶分解而生成气体,使胶片表面和内部形成内表面发粘的气泡。
A.19 砂砾(Sand)
橡胶中含有或多或少的是石英组分的松散小颗粒。
A.20 树皮屑点或颗粒(Bark specks or particles)
橡胶中存在树皮和其他外来有机物的屑点或颗粒。
A.21 气泡(Bubbles)
在制胶过程中,由于胶乳混进了空气或轻微发酵,使胶片内部形成内表面不发粘的圆形小气泡。
A.22 污秽包装(Dirty packing)
在胶包内夹杂有外来杂物如草、麦秸、藤丝、纸、碎布、木屑或其他外来物质的胶包。
A.23 外来物质(Foreign matter)
天然橡胶中,除橡胶烃和胶乳中固有的天然物质之外,无论任何物质均称为外来物质。
A.24 完好的橡胶(Sound rubber)
经外观分级鉴定,无任何缺点和弱点的橡胶。
A.25 发酵胶片(Frothy sheets)
胶乳在凝固过程中过度发酵,致使整张胶片布满气泡和发粘气泡而变软和变质的胶片。
A.26 斑迹胶(Mottled rubber)
有较深色的斑点、污迹或条痕以及由于真菌而形成的斑点的橡胶。
A.27 发粘的橡胶(Sticky rubber)
有发粘的、粘滞的或胶粘的橡胶。
A.28 酸臭味(Sour and foul odors)
由于橡胶腐败而产生的气味。
A.29 变色(Discoloratlon)
指形成色斑的现象。其主要原因是胶包内有未干透的橡胶而引起的生化降解,这种现象或许伴有发霉、过热斑点或秽臭物分解的气味。附录B 烟胶片实物标准样本
(补充件)
B.1 烟胶片实物标准样本包括:
一级烟胶片(NO.1 RSS)实物标准样本;
二级烟胶片(NO.2 RSS)实物标准样本;
三级烟胶什(NO.3 RSS)实物标准样本;
四级烟胶片(NO.4 RSS)实物标准样本;
五级烟胶片(NO.5 RSS)实物标准样本。
B.2 采用“复制国际样本”(Copy International Samples)作为本标准的实物标准样本的母本。
附加说明:
本标准由农牧渔业部农垦局归口。
本标准由华南热带作物产品加工设计研究所负责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邓平阳。
本标准等效采用《天然橡胶等级质量和包装国际标准(绿皮书)》(1979)。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 1702-1997 力车轮胎
代替 GB/T 1702-92 Cycle tyres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力车轮始的产品要求、抽样和检验规则、试验方法、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GB/T 7377所规定的充气轮胎。
本标准不适用于管式赛车轮胎和非充气轮胎。
2.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T 528-92 硫化橡胶和热塑性橡胶拉伸性能的测定
GB/T 1689-82(89) 硫化橡胶耐磨性能的测定(用阿克隆磨耗机)
GB 2828-87 逐批检查计数抽样程序及抽样表(适用于连续批的检查)
GB 2829-87 周期检查计数抽样程序及抽样表(适用于生产过程稳定性的检查)
GB/T 7377-1997 力车轮胎系列
GB/T 9749-88 力车轮胎强度性能试验方法
GB/T 9762-88 力车轮胎耐久性能试验方法(转鼓法)
GB/T 9763-88 力车轮胎脱圈水压试验方法
GB 9865-88 硫化橡胶样品和试样的制备
3.定义
3.1 轮胎负荷量在120kg以下者为非载重型。
3.2 轮胎负荷量在120kg及其以上者为载重型。
4.类型图示
4. 1 直边(SS)轮胎见图1。
4. 2 钩边(HB)轮胎见图2。
4. 3 软边(BE)轮胎见图3。
b---试样宽度,mm;
P---实际层数;
PR---层级。
7.7 粘合强度试验
7. 7.1 胎面胶与布层间的粘合强度
从轮胎上裁取与胎面胶相连、并与帘布径向平行、宽约15mm的试样,切去一端胎圈部位,并在此部位的布层与胎面胶边缘处剥开一段后,与经线成直角取10mm宽的帘布层,撕去两侧多余的帘线及大体削去胎面花纹胶后,即为试片。用橡胶拉力试验机的上夹具夹住股侧胶一端,在试验室条件下,拉力机以25mm/min的下降速度进行试验。试验时,要用自动记录装置记录,求出曲线上各峰顶点的平均值即为粘附强度。试验结果取3个试样的平均值。
7.7.2 布层与布层间的粘合强度
从轮胎上沿第一层帘布的径向平行裁取宽度约20mm的试样,在一端剥开一小段,保留10mm宽的第一层帘布,撕去两侧多余的帘线,并大体削去脸面花纹胶,按7.7.1方法进行试验,试验时应尽可能不让橡胶附于第一层上。
其他布层与布层间的试样裁取,应是顺内层帘布的径向。
7.8 胎体强度试验
轮胎的胎作强度试验按 GB/T 9749的规定进行。
7.9 脱圈水压试验
轮胎的脱圈水压试验,按 GB/T 9763的规定进行。
7.10 耐久性能试验
轮胎的耐久性能试验,按 GB/T 9762的规定进行。
8 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8.1 轮胎应有下列标志:
---规格(层级为2者可以省略2PR);
---中文表示的制造厂名、产地和商标;
---推荐气压和推荐负荷;
---制造日期或代号;
---检验标记。
上述各项标志的文字不应小于3mmX3mm。
8.2 包装
包装应符合商品包装的要求,并有利于运输和贮存。
8.3 运输和贮存
运输和贮存见附录C(提示的附录)。
9 其他
如有特殊要求,可按照本标准的主要原则,由供需双方协商解决。
|